close

前陣子小飯糰從一個小天使瞬間變成一隻小惡魔。原本可以一個人在遊戲床獨玩半個鐘頭都沒問題的,突然之間遊戲床似乎好像有蟲一般,一把他放進去就哭得很慘。只要是他清醒的時間他就需要人家陪,如果距離他十步以外他就哭得淅瀝嘩啦,好像被家暴一樣XD

這讓我感到很困擾,因為我得出門上班,但只要飯糰醒著的時候我什麼事都不能做,為了這個問題我也跟幾位前輩請教,很感謝鈞媽跟雪媽給我一些建議。多數人告訴我飯糰還沒有到分離焦慮的年齡所以這應該不是分離焦慮,但我查了一些資料感覺飯糰的行為是有點像,不管如何就把它當成是吧。

「The baby whisperer solves all your problems」是一本英文書,目前暫無中文譯本,但聽說也是一本不錯的育兒書,為了飯糰就買了吧,想不到養小孩還能複習已經多年沒用的英文

 

 

就來分享一下Tracy寫的內容吧,翻的不是很好,敬請見諒。

1. 研究指出:母親只給予適度回應的孩子比那些時時刻刻被母親抱在懷裡的孩子還要來得有安全感。

2. 幼兒分離焦慮最可能發生在七至九個月。因為這個時期他們已經知道媽媽的重要性了,但因為大腦尚未成熟所以他還無法理解媽媽的離開不代表是永遠地分離。所以請用愉悅的語氣給予孩子安心的保證,告訴他我在這裡呀,同時父母要多一點耐心。正常的分離焦慮會在1至2個月消失。

3. 反觀那些被父母過度注意及時常被抱在懷裡的孩子,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挫敗的感覺,也沒有被教導過如何自我安慰,也未曾學習過自己獨玩,當他們開始發生分離焦慮時,對著父母哭泣,若父母急忙地跑過來安慰他,在不知不覺中更增強孩子的恐懼。若父母用焦急地語氣回應孩子,就像在反射孩子的恐慌。這情況如果持續著一至兩周以上,有可能會轉變成「延長性的分離焦慮」。

 

月齡7至9個月的寶寶如果在你離開房間時或有睡眠問題,無論是小睡或夜間睡眠,突然間開始很哀傷地哭泣,這有可能是分離焦慮的開始。多數寶寶會有此問題,在他們第一次懂得媽媽將與他分離時。若不想要延長分離焦慮的時間,你可以這樣做:

1. 當孩子處於悲傷狀態時,請蹲下來與他同一高度,並嘗試用話語及擁抱來安撫他。但千萬別把他抱起來!

2. 面對孩子的哭泣,請用一種輕鬆、樂觀的方法來回應。

3. 注意你說話的語調,不要反射出他的恐慌。

4. 一旦寶寶有一點點平靜下來時,轉移他的注意力,拿玩具吸引他或唱首歌給他聽,凡是任何可以讓他忘記害怕的物品都可以。

5.不要依賴用「控制哭泣」(註一)的方法來解決睡眠問題。它會破壞孩子的信任感且會讓他以為他被拋棄了。

6. 與他玩捉迷藏的遊戲,讓他知道即使你離開還是會再回來的。

7. 到處走來走去的,讓他體驗短時間與你分離。

8. 當你要出門時,請你的家人或保姆把寶寶抱到門口與你說再見。或許他會哭鬧一段時間,這是正常的,因為他很依賴你。但你必須幫他建立信任感。

 

註一:

controlled crying(控制哭泣)是指當孩子哭泣時,先等待一分鐘後再進房去,不要與孩子有任何的眼神接觸,給他一個晚安吻將他放回床上便馬上離開。孩子若再哭泣,第二次則是等待兩分鐘後再進房,重複以上動作。第三次等待三分鐘、第四次等待四分鐘、第五次等待五分鐘、第六次以上皆等後五分鐘,直到孩子睡著為止。

 

----------------------------------------------------------------------------------------------------------------------------------------

分離焦慮是個來無影去無蹤的怪東西,它真的會讓不少父母起肖,包括我自己。

希望Tracy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我一起渡過這段艱辛的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michelle 的頭像
    mattmichelle

    Matt & Michelle & Morris

    matt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