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3.03)
老實說,這場媽媽教室讓我最不喜歡了。贈品不優、場地難找不提也罷,連講師都臭屁得很,真的快暈倒了!舉辦的場地是新光三越站前店5F的護膚室,看了新光三越的樓層簡介找不到護膚室,繞了一圈才在某內衣專櫃後方找到教室,扯的是教室門口竟然沒有半個接待人員等待孕媽咪簽到,太誇張了,這樣誰知道那裡在辦講座呀!而講師最不得我的緣了,不是說她說得不好,而是態度問題,講課講到一半或者示範動作做到一半總是會加上這麼一句話「你們不像我這麼專業」(當時我OS在心裡:廢言,如果我們這麼專業還需要來聽你的課嗎?)重點是我聽那麼多場媽媽教室,別的講師也都很專業呀,我就沒聽過別人這麼自誇的!!講師的專業度是讓聽者從你的課程中聽到,而不是自己說說就算的,真不了解這種業務怎麼還能繼續生存呀?

讓人失望的贈品,跟上一場同樣是惠氏舉辦的媽媽教室的贈品差真多。而且最讓我失望的是竟然又是拿協辦廠商(生寶臍帶血)的禮物送,惠氏這麼沒資金嗎??
1202893893-惠氏奶粉媽媽教室


課程:新生兒常見問題與照顧                           主講人:陳品臻小姐

造成寶寶不舒服的原因有以下幾項:溢奶、吐奶、打嗝、腸絞痛、腹瀉、便秘、發燒。
(一)溢奶
   1. 定義:嬰兒的胃與食道間的賁門尚未成熟,無法將胃內奶水完全封閉,因此會從口角流出奶汁。

   2. 解決之道:
     (1)確認奶瓶奶嘴之奶孔大小:初生兒使用圓洞,三個月以上用十字洞。全母奶的媽咪如果之後要上班的話,每天仍需擠1~2次瓶餵,讓寶寶適應。

     (2)假使寶寶吸奶水的速度太快,採分段式餵法。[分段式餵法:如果寶寶每餐食量為60CC,先餵30CC後幫寶寶拍打嗝,不要用鼓起手掌方式拍打,用手掌的力量揉寶寶兩個肩胛骨的中間約1分鐘,如果寶寶沒有打嗝也不要再揉,改用雙手固定扶住寶寶頭部兩側輕輕搖晃,打嗝後再餵30CC,再揉2分鐘。]
 
     (3)餵食完畢後幫助排氣打嗝。

     (4)餵食完畢後不要讓寶寶立即平躺或晃動寶寶或換尿布(喝奶前一定要先換尿布,若沒大小便就不需要,如果喝完有便便必須要更換時,不要把寶寶腳抬高更換,因為這樣會壓到他肚子容易吐奶,而是將寶寶的腿平行打開更換)。

     (5)如果寶寶前一餐有溢奶的情況發生,寶寶躺下時,可以將頭墊高15度(用兩個枕頭排成T字型,讓寶寶上半身躺在橫的枕頭上)、向右側方向放下


(二)吐奶
   1. 定義:喝入的奶大量噴出,假如寶寶餐餐都發生此情況須立刻就診。如果偶爾發生較無所謂,只需在健兒門診時告知醫生即可。

   2. 解決之道:帶寶寶就診。


(三)打嗝
   1. 定義:餵食過程中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2. 解決之道:
     (1)抱住寶寶,讓他靠在爸媽肩上輕拍他的背部直到吐出過多的空氣。不過此方法較不建議,因為看不到寶寶的狀況。

     (2)扶著寶寶讓他的背朝向你,坐在爸媽的大腿上(寶寶為側坐在大腿上),輕拍或揉背部(兩個肩胛骨的中間)。


(四)腸絞痛
   1. 大約有30%的寶寶會有此狀況,但發生原因不明。寶寶3~4個月大後此狀況會自動消失。
  
   2. 解決之道:
     (1)腸絞痛易發生於晚上,所以餵食寶寶晚上的最後一餐前先幫寶寶擦脹氣膏(脹氣膏先在手搓開後,依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寶寶肚子)。

     (2)假使天天發生需諮詢醫生。


(五)脹氣
   1. 發生原因:
     (1)寶寶生理未成熟:消化機能不成熟,奶量太多造成消化不良。計算寶寶一天所需的奶量之公式:1公斤體重需要150CC奶量。假設寶寶4公斤,喝配方奶(一天約餵6餐,餵配方奶的餐數不比餵母奶多),故每餐所需奶量為4*150/6=100CC。同公斤的寶寶,喝母奶(一天約餵8~12餐),故每餐所需奶量為4*150/8=75CC。

     (2)奶洞不適用:過大或過小的奶洞皆會導致吸入過多空氣。

     (3)哭鬧:持續哭泣導致吸入太多空氣。

     (4)飲食習慣不良:寶寶邊吃邊玩或喝完奶還一直喝。

     (5)便秘:便便阻塞在腸子裡,氣體排不出來。

     (6)副食品:吃過多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蘋果、地瓜、馬鈴薯、糖水(1歲以下幼童不可喝蜂蜜,因為沒有消毒過)。

   2. 解決之道:
     (1)擦脹氣膏。

     (2)暫停糖水。


(六)腹瀉
   1. 定義:因感染、對食物不耐受、消化吸收不良、藥物、不新鮮的食物或器具所引起,導致排便次數及量較平時多,且呈水樣狀、異色異味。

   2. 解決之道:
     (1)立刻看醫生,因為寶寶易脫水。

     (2)以不含乳糖嬰兒配方奶粉餵食(以醫生建議為主)。

     (3)補充水分或電解質液。

     (4)腹瀉期間暫停任何奶類或新的副食品。

★寶寶的便便
    1. 顏色:黃至綠色為正常。(黑、紅、白、灰為不正常,黑是上腸胃道的問題,紅是下腸胃道的問題)
    2. 形狀:餵母奶的便便較軟,餵配方奶的便便較硬、成形,偶爾有白色顆粒為正常,因未消化完全。(便便前段較硬後段軟軟也正常)
    3. 次數:不一定。只要不是水樣狀、異色異味、乾硬呈顆粒狀皆為正常。


(七)便秘
   1. 定義:排便次數比平常少,連續3~4天未排便,大便呈乾硬如顆粒狀。

   2. 發生原因:
      (1)液體攝取不足。

      (2)飲食情況改變。

      (3)奶量/食物量太少。
  
      (4)室內濕度太低(過度使用電暖爐)。

      (5)穿著太多衣物。

      (6)疾病。

   3. 解決之道:
      (1)增加攝取水份。

      (2)開始食用副食品的寶寶,多吃富含纖維食物。

      (3)餵食前,按摩寶寶腹部。

      (4)就醫。


(八)發燒
   1. 定義:因感冒或腸胃炎或麻疹等因素所引發的,需找出原因才能解決。腋溫38度C即為發燒。

   2. 解決之道:
     (1)肛溫38度C以上,需多注意。先用溫水幫寶寶洗澡,毛巾打濕後拍打額頭、腋下、腹股溝、背部散熱(腋下最易散熱),泡完溫水先讓寶寶休息半小時,再量一次肛溫,如果溫度仍偏高,須馬上就醫。

     (2)就醫,勿服用未經醫生開的藥。

     (3)保持空氣流通、衣著簡單透氣,避免過多及緊包。

     (4)多補充水份。



課後補充:
◎ 產前在家可在家做的運動:盤腿或併腳,然後閉氣,用雙手將膝蓋壓下至水平後再吐氣。

◎ 待產時,陪產者可以用手掌心揉產婦的背部,記得帶毛巾擦汗。

◎ 生產小訣竅:生產時護士要求不要用力時,頭稍微往後仰就不會出力。需要用力時把頭往前傾,身體就會自動用力。

◎ 假如到醫院待產時已開3指就不需要打無痛分娩,因為開3指表示子宮頸已經很軟了,除非胎頭沒有下降、子宮頸還很厚才需要施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michelle 的頭像
    mattmichelle

    Matt & Michelle & Morris

    matt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